站内检索:
  首  页 关于工发 咨询服务 客  户 研究中心
 
  诚聘英才 联系方式
 
 
 
低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特征
工发咨询高级合伙人 辛浩力
 
  托尔斯泰说: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”然而,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,情况可能与此相反——低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很多共性。此处的低效,不仅指低效率,更指低效能。
  特征1. 人力资源领导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缺乏话语权  
  人力资源当然要支撑企业战略的实现、要为业务发展服务。但试想,如果人力资源的领导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意见很少被采纳,或者游离于业务发展的讨论决策之外,那么人力资源如何做到这些呢?
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里的代表,人力资源领导需要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,了解业务发展需求,在战略制定时促使高层关注人力资源因素,并在战略执行中领导实施人力资源变革。据说,乔布斯曾抱怨苹果公司原来的人力资源人员只会被动地听命令,而不能和他进行有意义的争论,因此四处托人,寻找能挑战自己的人。无疑,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企业内应该成为一个更主动、更积极的角色。
  此外,企业最高负责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忽视,往往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失败的特征,甚或是根源。
  特征2. 忽视员工在企业中的职业发展       
  借用仓央嘉措的句式:你见,或者不见,员工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就在那里,不舍不弃!
  面对低效的人力资源管理,优秀员工会良禽择木而栖,一般员工则得过且过。
  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,就是在组织里为其职业发展切实提供机会和路径,使员工因看到希望而动力澎湃。在一个大中型组织里,这种重视不能仅停留在领导口头上,还必须嵌入到人力资源各方面的管理制度中:搭梯子、设标准、走程序、增薪
酬(可参阅《“四个知道”使员工晋级不再虚幻》)。只有当员工在组织里找到了自己的目标,并认为有可能实现,进而为此付诸努力,这时人力资源管理才是成功有效的。
  制度的有效运行,加上各层管理者的理念提升,可以说机制建成;如果能持之以恒、历久弥新,则可谓基因有了。
  特征3. 绩效管理与业务发展疏离
  绩效管理的争论很多,甚至到了还要不要绩效管理的地步。
  组织之所以成为组织,而非散兵游勇、乌合之众,就在于组织具有共同的目标。有目标,就需要衡量。故,都是走偏的绩效管理惹的祸:执意追求量化、形式大于内容、惧险畏难、直线经理的领导力不足、薪酬与考核成绩机械挂钩等等,不一而足。
  低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了贪图省事、息事宁人,舍了真经。
  一方面,绩效管理必须与业务发展相结合。这一点对于职能管理部门来说,尤其需要警醒。专业管理的目标,包括人力资源,不应停留在部门职责,而应时时以企业总体目标为牵引,从本专业角度为完成企业总体目标贡献最大价值。由此展开,确定各自工作,并对其进行跟踪、评估和改进。
  另一方面,各部门领导必须成为绩效管理的主体。
  上世纪九十年代,在副总裁Pete Peterson领导下,Hewlett-Packard公司对人力资源系统进行了重大的再造并取得成功。他们提出改革的三大目标:为公司创造价值、为员工提供高质量服务、优化人力资源效率。为此,Hewlett-Packard重新定义了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,特别是人力资源部门与直线经理在不同工作上的分工。其中,在绩效管理方面,直线经理须承担90%以上的责任,而人力资源部门则要在管理能力方面提供培训和辅导,并在员工沟通、处理不当行为等方面提供支持。
  这符合常识。管理者负责其下属的工作安排、监控和指导,下属的绩效汇集而成管理者的业绩。因此,绩效管理当然是各级管理者的责任,人力资源部门于此的角色是辅助。将绩效管理的无能一味推给人力资源部门是不公平的。
  在绩效管理制度上精雕细刻是舍本逐末,大力提升各级管理者的领导力才是撬动绩效管理的关键。
  特征4. 企业文化中负能量过多
  曾有位企业的董事长提出一个问题:“对于一个企业来说,什么东西最重要?”环顾四周,众人洗耳恭听。董事长斩钉截铁地说:“企业文化!”众皆叹服。
  文化至尊论虽难免偏颇之嫌,但文化确如无形之风,无处不在,时刻彰显。制度促成文化,文化又凌驾于制度之上。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影响员工行为,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至上境界。如果不信任、投机、得过且过、安逸之风弥漫于组织,那么再先进的人力资源理念和制度也徒增摆设。
  企业文化影响组织的变革能力,同时,企业文化也是变革的对象。在影响甚巨的人力资源管理四角色模型中(Dave Ulrich,1997),变革推动者位居其一。人力资源管理者需帮助企业培育变革所需要的能力,并竭尽所能确保变革的实现。埋头于日常事务的人力资源管理,缺乏将有形的管理行为与无形的组织氛围联系起来的意识和能力,在需要企业持续变革的今天,势必处处被动,无力感日增。因此,人力资源管理者应高度重视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变革推动者的重任,并在此过程中成为发起者、促进者、设计者和示范者。
  特征5. 新技术渺无踪影
 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驱动的大时代。信息技术渗透并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状态,智能手机已成为一个人体器官。
  员工在改变,业务模式在改变,若人力资源管理者排斥新技术或者被动地用e-HR敷衍,必会落伍。
  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人力资源管理者需好学敏行,改变不仅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、方法,也涉及组织方式,更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思维模式。从以下两个方向进行思考或许有益:
  如何借助新技术对自身工作进行创新?例如,近年来在企业中逐渐出现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,正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。
  如何应对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?移动互联、德国工业4.0……
  应用新技术,不仅追求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率,更追求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能,创造性地服务于员工、业务和企业战略。至于如何做到这些,则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正在、并需要继续探索的。
  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与否,不能简单归因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。
  但不管怎样,人力资源管理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。
Copyright © All rights reserved. 工发咨询(IDMC) 版权所有